为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开放式教学、科研和各类社会活动,有效利用和挖掘实验室资源,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进一步规范和有序地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一、原则与意义
1. 实验室开放是指各类功能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资源,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条件。
2. 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是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效益,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重视实验室的开放工作。贯彻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原则,把实验室开放工作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将科研成果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部分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并在指导过程中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引入实验教学。
二、内容与形式
1. 实验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确定开放内容。对低年级学生,以训练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主;对高年级学生,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
2. 实验室向学生开放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引导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室按开放时间分为“全天候”开放、预约式开放、阶段式开放(周六、周日、假期)等。实验室开放的具体形式如下:
1) 科研型开放实验: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及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情况,向学院提交使用实验室设备申请,包括时间、设备数量及学生数;学院审批通过后,通知实验室按所需分配。
2) 科技活动型开放实验:学生通过自拟活动课题参加竞赛或申请各类创业、创新项目等,向学院提交使用实验室设备申请,包括时间、设备数量及人数;学院审批通过后,通知实验室按所需分配。
3) 自由上机开放实验:学生到实验室利用实验条件,根据兴趣和爱好,通过自行付费形式使用实验室设备。
三、组织与实施
1. 实验室开放工作由学院统一安排,实验室组织实施,实验室根据开放实验项目安排专人指导开放实验。
2.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实验室拟定的实验室开放内容,也可自拟实验项目到实验室申请开放性实验。
3. 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和实验内容,做好仪器设备、材料等实验准备工作,并由相应的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与指导。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与实验技能、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实验室开放期间,指导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在岗,负责做好教学秩序、设备保障、实验室安全等管理工作,并做好实验室开放记录。
5. 学生进入实验室实行登记制度。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应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损坏仪器设备的需按有关规定处理。
6. 学生在完成实验项目后,应向实验室提交实验报告。实验室应及时做好批阅、总结和交流工作,促进学生实验个体或小组之间的沟通,分享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实验室应做好实验成果的收集和论文推荐发表工作。
7. 每学期结束前,实验室应及时做好开放实验的总结和学生问卷调查工作,写出书面总结并存档。
四、鼓励与奖励
1.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开放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补贴学生参加开放实验所需材料消耗费等,鼓励和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开展开放实验指导工作。
2. 每年对在实验室开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实验室及个人实行表彰和奖励。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