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校图书馆为我院2025级新生开展专题入馆教育,以“讲解+互动+实景指引”形式,助新生从“约束性学习”过渡到大学“自由式学习”。

资源双线并行,纸电互补便利
活动中,工作人员以“知识菜肴”为喻,鼓励新生借助图书馆这一“无声老师”拓展视野。重点推介“纸质+数字”双线资源:纸质书采书量逐年递增,优选中华书局、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物,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层布局;数字资源涵盖20余平台,分综合、电子书、学习考试、思想政治四大类,校内IP直用,校外注册或申请OA端口即可使用。

服务功能明晰,馆藏亮点突出
同时,详解借阅规则(一卡通一次借10册,借期30天可续借)、各楼层自习区及存包柜使用办法,介绍研讨室线上预约、电子阅览室刷卡上机(开放至21:30)、歌德电子书借阅机扫码借阅等服务。现场还展示了三大特色馆藏:6楼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1.5万余件文献)、二楼《四库全书》电子版、5楼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

后续服务跟进,鼓励参与管理
此外,新生绑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初始密码为学号后6位),可实现图书检索、续借等功能,公众号还推送“教授荐书”等栏目;“读者管理委员会”面向新生招募,将组织读书月等活动。

此次入馆教育是新生快速适应大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后续将通过“线上答疑+现场指导”持续优化服务,让图书馆成为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希望新生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提升综合素养。
(文,图:孙岩 编 辑:杨智皓 审 核:王 辉)